广州铁路博物馆 “破圈”引流 助推百年老站焕新颜

【字体:   

广州铁路博物馆外景。谭 亮 摄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广州铁路博物馆开馆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广州铁路博物馆预约参观总人数达31万人次,成为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党日活动阵地、研学游热门地和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2022年5月18日,经过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近10年的精心筹建,在粤汉铁路的起始站黄沙站原址上打造的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广州铁路博物馆的惊艳亮相,为广州铁路积攒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神圣而庄严的使命——见证广铁百年风雨历程,让广铁历史在百年老站延伸。
  镇馆之宝,在公众心中“种草”
  广州铁路博物馆矗立在珠江之滨、白鹅潭畔,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一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结构、丰富的文物藏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赢得了众多“铁路迷”和游客的青睐。
  “票务预约系统很火热,特别是周末和黄金时段,门票就更加抢手。”票务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大家对铁路的认识,大多局限于高铁和绿皮车这“一快一慢”的组合,广州铁路博物馆给大家提供了了解铁路特别是广州铁路历史的平台。
  在展馆内,穿着铁路制服的解说员声情并茂地向观众述说广州铁路百年奋斗征程,带他们沉浸式体验一段铁路时光的“穿越”之旅;在一件件铁路老物件前,人们纷纷驻足,在吉光片羽中缅怀岁月、回味时光;在列车广场上,人们纷纷以江边的老仓库、大榕树和火车头为背景,欢笑着拍下一幅幅美照,留作纪念。
  “看了这些老物件,感觉铁路历史悠久,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铁路历史。”参观者刘青说。
  广州铁路博物馆就犹如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着属于中国铁路、广州铁路的百年漫漫时光。镇馆之宝“飞轮”路徽,还有粤汉铁路的界碑和股票、百年钢枕和钢轨……4000余件藏品,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漫步在馆内,可以领略闪耀在岁月长河里的那些动人瞬间。
  精心策展,助力文物“活”起来
  如今,到博物馆看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推陈出新,回应大众的逛展热情?在广州局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广州铁路博物馆各项展出接踵而至、备受瞩目。
  今年春运首日,广州铁路博物馆举办的“能流动的博物馆、会说话的老物件”主题展在广州南站和长沙南站候车厅同步展出。粤汉铁路的百年股票、新中国成立前的手提信号灯、不同年代的火车票等212件珍贵藏品首次在高铁站与旅客“零距离”接触,吸引了大量旅客驻足观看。
  这次主题展仿佛是把一座“微缩版”的广州铁路博物馆搬到了车站。该馆副馆长陈志雄说:“这是广州铁路博物馆首次举办流动展,一是让文物‘活’起来;二是向广大旅客朋友精心烹饪一道有温度的‘文化大餐’,让更多旅客了解铁路历史和文化,激发爱国爱路情怀,给春运旅途增香添味、增色添彩。”
  一年来,广州铁路博物馆精心策划各类专题展,利用临展厅相继举办“广铁书画家写生作品展”“广铁青年书法绘画作品展”“喜迎二十大——全路首届书法临帖展”,与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百年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等,丰富了博物馆展陈内容和表现方式。同时,他们精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大力支持各界组织利用暑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等,创新活动题材,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铁路博物馆。
  4月9日,到博物馆参加岭南少年报小记者研学活动的小林同学,在参观结束后兴奋地说:“这次参观让我收获满满,体会到我国铁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到课本上没有接触到的知识。铁路先辈锐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奋力“破圈”,融入社会大发展
  作为博物馆中的一名“新兵”,开馆一年来,广州铁路博物馆逐渐从青涩走向了成熟,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破圈”。
  一年来,广州铁路博物馆从用旧物活化利用、用创新手段吸引年轻观众、用旧物影像引发共鸣等角度,努力把小众文化做到大众喜欢,在精耕专业化和面向大众上持续发力,寻找最佳平衡。他们一方面,精心谋划、科学研究,计划对广州铁路博物馆2号馆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展陈教育性、趣味性、科普性和体验性,打造逻辑清晰、互动性强、寓教于乐、鲜活生动的展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继续征集有价值的涉铁藏品,扩大藏品规模,并与相关博物馆加强藏品、展览、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相关联展、巡展、互换展览等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博物馆的专业性。
  从吸引眼球的“火”,到与老百姓文化需求的“融”,再到传递人文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广州铁路博物馆将在未来持续释放能量,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发展动力。
附件:
回到顶部